上一期說明了傳統的實體環境安全、營運持續計劃和災難復原,與雲端運算之間所具有的緊密關係,這些傳統的資安問題,仍然會深深地影響雲端服務的佈署與運作,接下來本期將要說明資料中心營運與資安事故的處理與因應事項。
在雲端服務還沒有成為熱門的議題之前,資料中心就已經存在IT的運作環境之中,因為資料中心可以提供共享的資源,包括伺服主機、儲存設備等,透過集中化的方式以達到更有效率的管理。但是傳統的資料中心,通常為了滿足擴充的需求,在設計架構上會特別提供超出水準之上的資源,一旦若是閒置而未充分地利用,相對地反而耗費了許多管理與能源消耗的成本。
隨著雲端服務的興起,資料中心的資源共享模式,正好滿足了雲端服務的主要特徵,因此資料中心的建置數量也隨之不斷地增長,以提供更多雲端服務所需要的運算資源,而且傳統閒置資源可能造成的浪費,也透過如虛擬化技術的運用,可以實施彈性且自由度高的擴充作法,以最佳化各項硬體設備與支援服務的使用。
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
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
[觀點] 雲端運算安全入門(八) - 傳統安全、營運持續與災難復原
上一篇我們說明了關於雲端服務的相互運作與可移植性,這是屬於雲端治理部分的最後一項安全領域,接下來將會解說雲端營運的部分,會牽涉到許多的技術性安全議題,這也是大多數組織較為重視的地方,和IT單位也會有更密切的關係。
在「傳統安全、營運持續和災難復原」的安全領域中,雲端服務的用戶和供應商必須了解傳統的資安問題,在轉移到雲端服務的架構之後,是否都有對應的控制措施,一旦組織轉而採用或是由資訊單位本身提供雲端服務之後,對於資訊安全的控管與營運持續的要求為何?如何進行災難復原?就成為不得不去面對的一大問題。
在「傳統安全、營運持續和災難復原」的安全領域中,雲端服務的用戶和供應商必須了解傳統的資安問題,在轉移到雲端服務的架構之後,是否都有對應的控制措施,一旦組織轉而採用或是由資訊單位本身提供雲端服務之後,對於資訊安全的控管與營運持續的要求為何?如何進行災難復原?就成為不得不去面對的一大問題。
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
[觀點] 雲端運算安全入門(七) - 雲端資料可移植性與相互運作
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,針對資料一旦存放至雲端之後,應該要考量的資料安全風險和所需的控制措施,本期將針對雲端治理的最後一個知識領域「可移植性與相互運作」,說明一旦需要更換雲端服務供應商時,實務上要注意的建議與做法。
隨著雲端運算服務的蓬勃發展,對組織而言,可供選擇的服務供應商也會愈來愈多,就像一般的委外服務一樣,不見得永遠都會是可合作的夥伴,在許多情況之下,我們可能會想要更換雲端服務供應商,例如: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,達不到企業所需的業務要求或服務水準,甚至是無端的暫停服務或服務中斷;或是合約期滿之後,服務商提高續約的服務價格,或是想要修改合約內容,造成雙方的歧見無法達成共識等。
因此,在一開始評估選擇雲端服務供應商時,資料是否可順利移轉到其他儲存設施或同類型的服務供應商,以及服務供應商是否能夠支援資料移轉的工作,就顯得十分重要,若是等到需要處理這些資料移轉工作時,才思考到相關的配套作法,往往是緩不濟急,尤其是若在當初的合約中,並未規範相關的事項,舊有的服務供應商又不願意提供所需的支援,可能就會引起更多的問題,更別提還需要維護資料本身的安全。
隨著雲端運算服務的蓬勃發展,對組織而言,可供選擇的服務供應商也會愈來愈多,就像一般的委外服務一樣,不見得永遠都會是可合作的夥伴,在許多情況之下,我們可能會想要更換雲端服務供應商,例如: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,達不到企業所需的業務要求或服務水準,甚至是無端的暫停服務或服務中斷;或是合約期滿之後,服務商提高續約的服務價格,或是想要修改合約內容,造成雙方的歧見無法達成共識等。
因此,在一開始評估選擇雲端服務供應商時,資料是否可順利移轉到其他儲存設施或同類型的服務供應商,以及服務供應商是否能夠支援資料移轉的工作,就顯得十分重要,若是等到需要處理這些資料移轉工作時,才思考到相關的配套作法,往往是緩不濟急,尤其是若在當初的合約中,並未規範相關的事項,舊有的服務供應商又不願意提供所需的支援,可能就會引起更多的問題,更別提還需要維護資料本身的安全。
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
[觀點] 雲端運算安全入門(六) - 雲端資料安全防護與管理
對組織而言,雲端服務和傳統資訊服務的最大不同之處,在於資料的本身不再像以往可由組織內部的資訊人員來管理,而是完全交由外部的雲端服務供應商。雖然對於用戶來說,藉由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管理介面,仍然可以針對資料進行新增、刪除、修改等動作,但事實上這樣的控制程度是很低的,因為用戶完全不清楚資料實際位於何處,以及是否已經完整的進行備份。
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
[觀點] 雲端運算安全入門(五) - 雲端法規遵循與稽核建議
上次我們談到了雲端運算的法律問題與電子證據的採集提供,對大多數由第三方所提供並且跨越國界的雲端服務而言,法律議題將會是一大挑戰。
因此,為了符合法規的要求,實施稽核將是一項必要的做法,本期將探討雲端的法規遵循事項與安全稽核建議。
許多組織由於本身所處行業屬性或是國情不同,所面臨到的法規要求也有所不同,舉例來說,像是健康醫療產業和電子商務業者,雖然他們可能採用同一雲端供應商的服務,但是對於如何維持法規的符合性,其要求的重點就會有顯著的差異。一般而言,醫療業者較為著重的是個人資料的隱私維護,而電子商務業者強調的則是交易過程的資料安全,因此如何評估雲端服務供應商所能涵蓋的資安與法規要求,將會是一開始就需要協調溝通與相互理解的重點。
因此,為了符合法規的要求,實施稽核將是一項必要的做法,本期將探討雲端的法規遵循事項與安全稽核建議。
許多組織由於本身所處行業屬性或是國情不同,所面臨到的法規要求也有所不同,舉例來說,像是健康醫療產業和電子商務業者,雖然他們可能採用同一雲端供應商的服務,但是對於如何維持法規的符合性,其要求的重點就會有顯著的差異。一般而言,醫療業者較為著重的是個人資料的隱私維護,而電子商務業者強調的則是交易過程的資料安全,因此如何評估雲端服務供應商所能涵蓋的資安與法規要求,將會是一開始就需要協調溝通與相互理解的重點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