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O 27017 (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s based on ISO/IEC 27002 for cloud services) 已正式由ISO組織在2015年12月15日公布。
ISO 27017基本上是採用ISO 27002的控制措施,不過針對雲端安全的部份,它也要求強化了對於雲端服務相關人員的職責區隔、虛擬環境的隔離、虛擬主機的強化和虛擬網路的管理,以及系統管理者的操作安全和雲端服務的監控機制等。
基本上,ISO 27017不是一個獨立可驗證的標準,而是必須以ISO 27001做為基礎,再經由第三方驗證來證明組織同樣也遵循了ISO 27017的要求。
目前,已率先取得ISO 27017證書的是Amazon,包括其位於世界各地的資料中心和所提供的30多項雲端服務,都在驗證評估的範圍內,可說是業界的榜樣了。
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
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
[專欄] 讓雲端服務安全維護透明化 - 建立隱私等級協議 強化用戶信心與資料安全
隨著雲端服務已廣泛地受到個人和企業所使用,隱私維護與個人資料保護,更是用戶和雲端服務供應商,雙方都必須要重視的課題。對服務供應商來說,透過自我的安全評估並展現保護個人資料的決心,將有助於提升用戶的信心,也能強化市場的競爭力。
目前,許多人對於雲端服務仍裹足不前的原因,有很大的一部份是來自於信任的問題,一旦個人或企業將自己擁有的資料上傳至雲端服務之後,就會擔心資料內容是否可能會被竊取或外洩,進而造成企業重大的損失。尤其是如果資料內容包含了個人資料的話,萬一遭到不當的揭露與使用,更可能會違反法令法規的要求,除了會造成企業的聲譽受損,很可能還要面對法律的懲處與求償。
目前,許多人對於雲端服務仍裹足不前的原因,有很大的一部份是來自於信任的問題,一旦個人或企業將自己擁有的資料上傳至雲端服務之後,就會擔心資料內容是否可能會被竊取或外洩,進而造成企業重大的損失。尤其是如果資料內容包含了個人資料的話,萬一遭到不當的揭露與使用,更可能會違反法令法規的要求,除了會造成企業的聲譽受損,很可能還要面對法律的懲處與求償。
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[專欄] 確保資訊安全管理持續有效 - 為升級ISO 27001新版標準做好準備
國際知名的資訊安全管理標準ISO 27001,已經在2013年底正式更新了內容,如果您所屬的組織過去已經導入了2005年的標準,現在也應該要為符合最新的標準要求而做好準備,以確保資訊安全管理制度能夠持續有效地運作實施。
隨著時間的改變,資訊安全的問題也變得更加地多樣化,舉例來說,在五年以前,行動化裝置和雲端服務的安全可能都不會是大家注目的焦點,但時至今日,這些資安風險已成為企業組織不得不去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在資訊安全的領域,除了駭客攻防的技術之外,資安管理機制也是必要的措施,而國際標準ISO 27001一向是公認最佳的資安實務參考,隨著不同資安風險的出現,國際標準內容的更新有其必要性,同時也可以讓組織能夠持續地因應新的資安問題,以便採取適當的安全控制措施。
隨著時間的改變,資訊安全的問題也變得更加地多樣化,舉例來說,在五年以前,行動化裝置和雲端服務的安全可能都不會是大家注目的焦點,但時至今日,這些資安風險已成為企業組織不得不去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在資訊安全的領域,除了駭客攻防的技術之外,資安管理機制也是必要的措施,而國際標準ISO 27001一向是公認最佳的資安實務參考,隨著不同資安風險的出現,國際標準內容的更新有其必要性,同時也可以讓組織能夠持續地因應新的資安問題,以便採取適當的安全控制措施。
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
[專欄] 識別員工BYOD的隱私風險 - 漫談行動裝置的安全與管理
隨著愈來愈多的企業,允許員工攜帶自有的行動裝置(BYOD)上班,並且使用在日常工作之中,一旦這些行動裝置離開了企業環境,企業要如何管控行動裝置上所儲存的大量商業資料,實施有效的安全管理,同時也要避免侵害員工的隱私?
隨著Apple iOS、Android及Windows手機與平版電腦如雨後春筍般的銷售成長,其中有一項行銷的策略在於廠商讓消費者明白了,購買這些行動裝置不只可以作為生活中的娛樂之用,更可以同時使用於工作之中,創造了使用者在購買時一次滿足的強烈欲望。
隨著Apple iOS、Android及Windows手機與平版電腦如雨後春筍般的銷售成長,其中有一項行銷的策略在於廠商讓消費者明白了,購買這些行動裝置不只可以作為生活中的娛樂之用,更可以同時使用於工作之中,創造了使用者在購買時一次滿足的強烈欲望。
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
[專欄] 捍衛網路安全 - 美國白宮網路安全框架 (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) 導覽
對於政府單位或民間企業而言,面對日益增加且來自世界各地的網路攻擊事件,如果沒有一套有效的因應方案,重則會對國家經濟與民生問題造成嚴重打擊,輕則會對企業生產營運產生不必要的損失與影響。
在2014年2月,美國政府正式提出了一項可強化資訊安全的網路安全框架 (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),它主要是來自於2013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所頒佈的總統執行命令,要求必須著手改善有關網路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。這項框架不但 透過了政府部門與民間產業的攜手合作,利用一年的時間來彼此交流各項最佳實務,更結合了國際上有關資訊安全的標準與作法,除了可以協助已導入其他標準的組織最佳化其安全實務之外,更可提供缺少安全計畫的企業,一項可以完整實施的參考藍圖。
網路安全框架是一項自願性的參與計畫,主要是希望美國聯邦機構和地方政府,同時也包括電力、運輸等重要的基礎產業,能夠強化自身的網路安全,以避免受到來自網路的重大威脅,並且結合了業界標準與最佳實務,幫助企業組織能夠有效地管理網路安全風險。此一框架並非要取代組織中現有的資訊安全與風險管理架構,而是希望能夠與現有的流程結合並互補,以便組織能夠持續地改善以達到更高的安全目標。
在2014年2月,美國政府正式提出了一項可強化資訊安全的網路安全框架 (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),它主要是來自於2013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所頒佈的總統執行命令,要求必須著手改善有關網路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。這項框架不但 透過了政府部門與民間產業的攜手合作,利用一年的時間來彼此交流各項最佳實務,更結合了國際上有關資訊安全的標準與作法,除了可以協助已導入其他標準的組織最佳化其安全實務之外,更可提供缺少安全計畫的企業,一項可以完整實施的參考藍圖。
網路安全框架是一項自願性的參與計畫,主要是希望美國聯邦機構和地方政府,同時也包括電力、運輸等重要的基礎產業,能夠強化自身的網路安全,以避免受到來自網路的重大威脅,並且結合了業界標準與最佳實務,幫助企業組織能夠有效地管理網路安全風險。此一框架並非要取代組織中現有的資訊安全與風險管理架構,而是希望能夠與現有的流程結合並互補,以便組織能夠持續地改善以達到更高的安全目標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